人民网评:打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引擎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04-11 】 【选择字号: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作为成就新时代。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大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之举,更是新时代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崭新契机。

锚定当前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进而有效破解“为什么改”“改什么”和“怎么改”的问题。

首先,就是要解决好“为什么改”的问题。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人类要维持社会共同体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一定的社会秩序,在此基础上国家治理应运而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水平进步,国家治理不能一成不变,其理念、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从实践方面来看,“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在深刻思考、全面总结、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基础上,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从理论角度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主要内容是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是要科学解决当前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的问题,解除当前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存在的障碍和弊端,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通过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关系角度来理解国家机构改革能够切实解决“为什么改”的问题,有利于更好的地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认识,为扎实、有效、精准推进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其次,要处理好“改什么”的问题。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大概念,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个子命题。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需要我们按照系统论的方法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关系。总的来看,应该做到“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大带小,以小见大,大小融合,相互促进”,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全面深化改革带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步伐。具体来说需要强调长远、统筹、协调、依法。长远需要立足当前,通过改革科学解决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通过顶层设计和科学部署形成先进的制度性安排。统筹需要通过理顺党政军群体系的职责关系进一步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保证政令畅通,添补职能真空,切实提高决策和政策执行效率。协调需要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进一步提高中央宏观决策的科学性和地方的微观执行的效率性,保证宏观调控坚强有力,实现微观执行扎实精准。依法需要保证改革在法制化轨道内谋划,通过法制化方式推进,保证在阳光下运行,切实增加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此外,还要重点解决“如何改”的问题。继承就是保留了事物存在的肯定性因素,当肯定性因素不足以促进事物发展壮大的时候,创新就成为必然选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也是如此。具体来说需要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因时而进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新时代要求出发,紧跟时代发展道路,牢牢抓住时代发展主题,因时制宜、应时而动、顺时而进。因事而化需要指把改革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同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同中国共产党正在推进的事业结合起来。因势而新需要正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形势,使改革符合世界新变局、社会新变革的新要求,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供强大动力。

编办概况